抗金英雄岳飞 

▲岳飞像

岳飞,南宋杰出的抗金名将,文武双全,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他的“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的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实现“修齐治平”的政治抱负而鞠躬尽瘁。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南宋抗金名将。北宋徽宗崇宁二年二月十五,生于相州汤阴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岳和,母姚氏。岳飞自幼热爱读书,常拾柴代烛,通宵不眠,先后熟读《左氏春秋》《孙子兵法》等。他喜爱武术,幼年拜乡人周同为师,经过勤学苦练,岳飞的击枪射箭超人,“一县无敌”。

▲岳飞庙

靖康元年(1126年)五月,在国家十分危急的时刻,岳飞毅然决定从军抗战。临行前,母亲姚氏在其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字。十二月初一,康王赵构以河北兵马大元帅名义,在相州开设大元帅府,岳飞投军大元帅府新组建的部队。不久,岳飞随部队进军至滑州(今滑县),与金军相遇。时值隆冬,岳飞率百名骑兵,与数倍于己的金军交战,杀的金军大败。岳飞以功升任秉义郎。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岳飞隶属宗泽部转战至开德府(今河南濮阳),与金军连续作战13次,他的英勇善战,受到宗泽的赏识和器重。一次,宗泽召见岳飞,说:“尔能勇才艺,世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岳飞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宗泽听后,深为赞赏。五月初一,康王赵构即位后,大元帅府由济州(今济宁)转移到南京应天府,宗泽也奉命前往会合。后因赵构启用投降派首要人物黄潜善(任右相)、汪伯彦(任同知枢密院事),排斥主张通过抗金斗争,“迎还二圣”(指徽、钦二帝)的主战派左相李纲。在建都问题上,宗泽力劝皇帝重返东京开封,安定人心,以图恢复。黄、汪则迎合高宗心意,主张向东南方后退。此时,岳飞刚从前线回来,听说朝廷打算放弃中原向南迁移时,便按捺不住胸中气忿,遂奋笔写下一封《上皇帝书》,请求皇帝亲率大军北伐。黄、汪看到岳飞的奏章十分恼火,以“小臣越职,非所宜言”之罪,将岳飞削除军籍。

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八月,岳飞投奔河北招抚使张所,受到赏识重用,归在都统制王彦部下。王彦所部进攻金军,夺回新乡县城后,又遭大量金军围困。突围后,奔至共城(今河南辉县)西部山区,就地休整,伺机再战。岳飞抗金心切,自己率军北上抗击金军。王彦部为表示抗金的决心,该部将士在面部刺上“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字样,故被称为“八字军”。这支部队日益发展壮大,岳飞得知后深为懊悔,便前去向王彦认罪。王彦前嫌未释,不肯收留。岳飞转战太行山区,自感势单力薄,于是率领部队南下开封,投归东京留守宗泽。十二月,金军南犯,宗泽令岳飞为开路先锋,带领500骑兵前往汜水关侦察敌情,他却打了个胜仗而回。于是提拔岳飞为统领,不久又升任统制。

建炎二年七月初,宗泽忧愤而死,杜充接任东京留守。四年二月,开封陷落。这时岳飞率军进驻太湖西面的宜兴县张渚镇。四月,岳飞军转战广德境内,六战全胜,击毙金军1200余人,俘虏军官60余人。下旬,岳飞得知金师兀术从黄天荡突围渡江,又返回建康(今南京市),率骑兵300、步卒2000,从牛头山飞奔而下,杀的金军尸横十里,收复建康。八月初,被委派为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今江苏省泰州市)。是年冬,岳飞率部退驻江阴军(今江苏省江阴县)。

▲岳飞像

宋廷任命张俊为江淮路招讨使,征讨游寇李成、张用、曹成等部。岳飞的部队拨归张俊指挥。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初,岳飞部自江阴军到达洪州(今南昌市),担任先锋,击溃、收降各路游寇,使得社会局面得以稳定。绍兴元年冬,岳飞因平定江、淮,宋廷任命岳为神武右副军统制。十一月,岳飞屯兵洪州(今江西南昌),一次在与众人交谈中,涉及当前的纷乱局势,有人感慨地说:“天下纷纷,不知何时才能太平?”岳飞回答道:“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即天下太平矣!”

绍兴二年,岳飞率部追击曹成至岭南贺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县),在静江军(今桂林)收服曹成部将杨再兴。绍兴三年三月,岳飞奉命前往吉州(今江西省吉安)镇压农民起义军,起义军首领彭友、李满等被俘。岳飞遂又率军转向虔州(今江西省赣州),打败那里的农民军,俘获了陈禺、钟超等人。岳飞平息了农民起义的“土寇”,消除了高宗的一大心病。九月中旬,岳飞携长子岳云一块到临安(今杭州市),受到高宗赵构的召见,高宗除奖赐物品外,特赐御书“精忠岳飞”锦旗,提升他为神武右军统制。

绍兴四年三月,宋廷命岳飞出兵襄汉,任湖北路前线统帅。五月初,岳家军攻克郢州(今湖北省钟祥县)后,兵分两路:张宪、徐庆朝东北方向进攻随州(今湖北省随县),岳飞亲率主力直奔西北方向的襄阳。坐镇襄阳的伪齐李成,面对岳家军的兵威,弃城逃走。六月初,李成回军反扑,被岳飞两次击败。伪齐急向金朝求援,金廷派兵会同李成部据守邓州,岳家军与金齐联军在邓州城外展开激战,将士们冒着骤雨般的矢石,攀附城垣,终于攻下邓州。随后又连克唐州(今河南省唐河)、信阳军(今河南省信阳)。岳飞留下部分兵力守备收复地区,将大队人马撤回鄂州驻屯,从此,鄂州正式成为岳家军的大本营。八月,宋廷擢升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

绍兴五年三月,岳飞从池州奉命前往洞庭地区镇压杨么起义军。他采取诱降为主、进攻为辅的策略,分化了起义军。六月,攻破义军营寨,黄诚、周伦等首领300人,向岳飞投降,杨么被杀害,杨么部下为岳飞收编,岳家军由3万多人陡增至10万以上。

绍兴六年三月,岳飞任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进驻襄阳。七八月间,岳飞军兵分两路进行第二次北伐。一路往东北,由牛皋统领,直奔镇汝军;一路由王贵等为统帅,向西北方向进军。仅用10多天时间,东北一路攻克汝城,西北一路连克卢氏、商州(今陕西省商县)、伊阳(今河南省嵩县)、长水(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南)等地。岳飞面对有利形势,建议朝廷从伊洛渡河,收复河北失地,但高宗对岳飞的建议不予支持,岳飞最终因“孤军无援”和“军粮不济”,不得不停止进攻,率军退回鄂州。回到鄂州后,想到他收复中原的愿望未能实现,再想想破碎的锦绣河山,再也无法压制心中的悲愤,暮秋的一天,阴雨间歇,他临江凭栏,唱出了流传千古的诗篇《满江红》。

深秋,伪齐刘豫集结30万人马,在淮西失败之后,又分路进犯江汉,企图攻岳家军之不备。绍兴六年十一月,岳飞率军予以反击,在唐州的牛蹄、白石及蔡州等地大败伪齐军,俘虏伪齐几十员将领、数千名士兵,夺得战马3000匹,岳飞把俘获的士兵全部遣散回家。七年二月,岳飞升为太尉。九年正月,岳飞接到晋升他为开府仪同三司的制词,出于对国事的忧愤,他坚决不接受,但未被批准。

绍兴八年冬,金朝熙宗完颜即位,鉴于南宋军力增强,开始转变过去拒绝南宋求和的做法。高宗见梦寐以求的议和有了希望,便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实现。但包括岳飞在内的多数文武大臣都认为此法不可取,主张继续抗战到底。绍兴十年,不出所料,金朝兀术即撕毁和议,以武力夺回河南、陕西诸路州郡。五月,金军兵分四路向南宋发动了全面进攻。高宗已无退路,只得调动各路兵马进行抗击。岳飞挥师北上,直捣中原。六月,岳家军连续攻克颍昌(今河南省许昌)、陈州(今河南省淮阳)、郑州、洛阳。与此同时,岳飞长期联系的河北忠义民军也发动猛烈的攻势,收复了一部分县城。

七月八日,兀术亲率万余精锐骑兵直扑岳飞驻守的郾城。岳飞令岳云带领骑兵率先出城迎敌,双方展开激战,金军的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拥来。杨再兴奋不顾身地单骑冲入敌阵,杀敌百余人,虽身中数十枪,仍力战不止。战场上黄尘蔽天,杀声动地,岳飞亲率40骑,跃马驰突,左右开弓,箭无虚发。金军采用“拐子马”,以左右翼骑兵进行迂回侧击,又以“铁浮图”军(亦名铁塔兵)正面猛冲。岳飞命令步兵手持大刀、斧头,上劈敌人,下砍马足,鏖战数十回合,厮杀至天色昏黑,金军支撑不住,狼狈溃逃。兀术并不甘心,两天后又率大队人马汹汹而来。岳飞亲率部众前往,经过一场恶战,将敌军击溃,杀死一名金军重要将领,迫使金军又一次大败而回。

七月十三日,岳家军骁将杨再兴带领300名骑兵巡逻至临颍县的小商桥,与兀术的大军遭遇。双方众寡悬殊,杨再兴却毫无惧色,殊死苦战,杀死敌兵2000余人、大小头目百余人。杨再兴和300名骑士全部战死。时值大雨滂沱,血水横流。次日清晨,赶来救援的张宪所部与金军勇猛交战,杀退了金兵。

七月十四日,兀术又集结各路金军,包括骑兵3万、步兵10万,开到岳家军主力部队所在的颍昌府,列阵10余里,欲与岳家军一决雌雄。岳云率军出战,他挺枪纵马,带领800名背嵬军骑士,与敌激战数十回合,身上受伤多处,将士拼死奋战。守城的董先等出兵增援,金军终于溃败而逃。这次战役,杀敌5000多人,俘虏2000多人,缴获战马3000多匹,兀术的女婿、金军统军金吾卫上将军丧命于阵前,活捉敌将78名。兀术率残兵败将逃回开封,丧失了大举反击的能力,金军不禁发出哀叹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在岳家军连战皆捷的同时,黄河以北的忠义民军也打出“岳”字大旗,到处袭击金军,使敌人丧魂落魄,并收复了很多州县。岳飞为南北频传的捷报所鼓舞,他对部属们说:“今次杀金人,直到黄龙府,当与诸君痛饮!”对胜利完成北伐充满了信心。然而就在这时,在秦桧的怂恿下,高宗却接连发出12道命岳飞班师的金字牌。岳飞绝望地长叹道:“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岳家军的班师,使兀术喜出望外,他立即整军过河,卷土重来,河南之地重陷敌手。

绍兴十一年四月,岳飞被削去兵权,改任枢密副使。八月,所任此职也被罢免。十月,秦桧一伙奸党捏造罪名,诬陷岳飞,将其拘系诏狱。岳飞悲愤地在供状上写下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是年腊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岳飞和岳云、张宪一同被杀害,岳飞时年39岁。

宋孝宗淳熙五年,赐岳飞谥号“武穆”。宋宁宗嘉泰四年,追封岳飞为鄂王。

(图片均由安阳市人民政府地方史志办公室提供)

参考书目:

(1)《宋史·列传一百二十四·岳飞》

(2)《安阳市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谢金平)

安阳日报报业集团

安阳市人民政府地方史志办公室联办

您可能还喜欢...

深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