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严诗金以一敌百

印度与中国的新疆和西藏等地区接壤,在1947年之前,印度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1947年,印度摆脱英国殖民,原本的英殖印度分裂成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国家。

独立后的印度便一直以南亚大国自居,它没有将主要精力进行国内生产,而是放在了对外扩张上。

中印边境一直没有正式的划定,而是按照自然形成的国界来划定的。所以存在着不少争议,其中东段的争议最大,因为这里在1930年代,英国人曾经伪造了一条名为“麦克马洪线”的国界线。

按照“麦克马洪线”的划分方法,我国的藏南地区将失去9.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相当于两个台湾岛大小的面积。

1962年10月10日和11日,印度入侵中国扯冬地区,向中国边防部队发起进攻,打死打伤解放军33人,中国政府向印度政府提出“最强烈、最严重抗议”。然而,印度尼赫鲁政府却错误地将我国的善意退让理解为软弱。于是印度政府的气焰更加嚣张。

1962年10月12日,尼赫鲁公开表示,他已下令印军把中国人从东北边境特区赶出去。印军两万余人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同时向我边界发动大规模进攻,完全堵死了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道路。

1962年10月20日,我军决定实施全面反击,一场捍卫领土的自卫反击战打响了。同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张国华将军的指挥下,浩浩荡荡奔赴前线。潼南人民的好儿子严诗金也在其中。

严诗金,1943年出生在重庆潼南区宝龙镇酢房村。3岁时,严诗金的父亲便去世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过着清贫孤苦的生活。

解放后,严诗金念到小学四年级时,因家庭缺乏劳力,不得不中途辍学务农。1960年9月,严诗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7887部队,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1962年,严诗金参加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第一个递交决心书,争当爆破手。在请战决心书和立功计划以及入团申请书中,严诗金写道:“国家有难,理应当先”;“上级指向哪里,我就打到哪里”;“为大振国威、军威,流血牺牲我不怕”等豪言壮语。

在第一次战役中,严诗金在连长率领下,勇敢杀敌,坚守阵地,狠狠地打击向他所在 连阵地左翼突围的敌人。战后受到表彰,并被团组织吸收为共青团员。

紧接着在西山口南进行第二次战役时,严诗金又积极向领导请求执行尖刀兵任务。他说:“是我们穷孩子为祖国,为人民出力的时候到了!”立誓要在战斗中接受考验,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

11月17日战斗打响,敌人火力极为稠密,尖刀兵已有几人牺牲。严诗金毫无惧色,端着机枪,冒着枪林弹雨,冲入敌军阵地扫射,在其他同志配合下,打败了敌人,摧毁了敌人据点。

11月18日,根据战斗部署,严诗金所在排列为第二梯队,他带着一挺机枪、两个弹盘和手榴弹,要求紧跟尖兵排前进。在距敌军阵地约300米处,突遭敌人坦克、大炮、机枪阻击,有8位同志当场牺牲。

严诗金面对敌人,怀着满腔复仇怒火,迅即向严重威胁我方的敌军火力点迂回靠近,在距敌军约50米时,以仅有的两枚手榴弹炸哑了敌军阵地的机枪,使敌人乱成一团。

他趁机冲向敌人,以1人之力对抗70余名敌人,并成功击毙3名敌人。这时严诗金的胸部已受重伤,但仍追敌不舍。

有两个敌兵见严诗金单身一人,企图抵抗,严诗金巧用地形隐蔽,将两个敌人击伤。这时,双方弹尽力竭,而严诗金胸部伤痛不止。两个残敌还在挣扎、反抗。

为彻底消灭敌人,他强忍剧痛,举起枪托狠击一敌兵头部,致其死亡;另一敌兵扑来与严诗金肉搏。他双手紧紧将敌人卡死。可是,严诗金也因精疲力竭和流血过多而英勇牺牲。

严诗金牺牲后,于1963年1月18日被批准为烈士,追记一等功一次。根据其生前愿望,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遗体安葬在西藏泽当烈士陵园,遗物陈列在泽当烈士纪念馆。

这场战争以中国胜利,印度惨败告终。

我军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共歼灭印军 8853人,其中击毙4885人、俘虏3968人。我军 牺牲722人、负伤1697人,无一人被俘。歼敌人数与我军伤亡人数之比为3.7:1。

从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历时32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经过两个阶段的战斗,用强大的武力粉碎了印度妄图成为南亚大国的美梦。

这场战争虽然已经过去整整一个甲子,但他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淡忘,那些为国牺牲的烈士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您可能还喜欢...

深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