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游戏背后真实人物对照史

欧洲十五世纪中期至末期,英格兰金雀花王朝的两大分支家族,既英王爱德华三世的两支后裔,约克家族和兰开斯特家族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的继承权,发起了一场持续近三十年的内战,被后世称之为 ” 玫瑰战争 “。两个家族的支持者在英格兰土地上饰演着一幕幕汤气回肠的英雄史歌,它不仅结束了法国在金雀花王朝下的统治,同时也开启了新的都铎王朝时代。而我们似乎也该知道,作为当代严肃奇幻文学的经典之作,美国奇幻作家乔治 · R · R · 马丁的代表作《冰与火之歌》,正是以 ” 玫瑰战争 ” 为历史参照蓝本所撰写的。
《冰与火之歌》作为一部架空于历史上的奇幻巨著,它有着太多太多吸引人的地方。比如每个角色鲜明的性格,比如气势庞大的家族对战,又比如人物捉摸不透的命运。但是如果问你对于《冰与火之歌》(既《权力的游戏》下同),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我想几乎每个观众都会异口同声的说,” 虐,太虐 “。是的,它不同与拥有主角关环的中式武侠小说,跌入山崖不仅不会死,还会捡到武功秘籍,练成绝世高手回来报仇雪恨;也不同与美国动漫里的超级英雄,即使被核弹正中身体,也只要晒晒太阳就能复活。而在《冰与火之歌》里,我们前一刻认为他还能永远活下去的主角却在下一秒最斩首,或毒死,或决斗而死。看着自己喜欢的角色一个个在书里(剧中)死亡,着实是一件掏心窝的虐事。
但是如果说到至今为止,《冰与火之歌》里面最虐的情景是哪一个,我想至少有一半的读者(剧迷)会选择 ” 血色婚礼 “,在电视剧版《权力的游戏》里面,” 血色婚礼 ” 一集更是被 IMDB(互联网资料库)给了一个 ” 人类电视剧史上最高评分 “。在该集之中,作为正义主角代表的史塔克家族族长,北境之王,临冬城公爵—罗柏 · 史塔克、他的母亲凯瑟琳 · 徒利以及自己的妻子、未出世的孩子、甚至那头叫做灰风的冰原狼一起被谋杀于原本喜庆的奔流城婚礼之上。既然《权力的游戏》是来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 ” 玫瑰战争 “,那么如此血腥无人道的剧情是否也有其真实的参考事件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就先来说说罗柏 · 史塔克这人吧。
1460年12月份的最后两天,在西约克郡的韦克菲尔德,忠于英王亨利六世的兰开斯特家族和支持约克公爵的军队在悬殊两倍兵力(18000VS9000)的情况下开战了。在真实历史中,约克公爵的军队并没有创造奇迹,惨败的约克公爵方不仅连约克公爵自己(理查 · 金雀花)和次子拉特兰伯爵的人头被兰开斯特家族挂在了约克城城墙上(对应艾德 · 史塔克之死),甚至连其重要的盟友沃里克伯爵的父亲和弟弟也战死了,可谓损失惨重,这就是韦克菲尔德战役。
该战之后,老公爵理查 · 金雀花年仅十几岁的儿子爱德华 · 金雀花扛起了约克王朝的事业,成为新一任的约克公爵,他就是罗柏·史塔克的原型。在真实的历史中,爱德华对阵兰开斯特家族接连获胜,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军事家。1461 年,年仅十八岁的爱德华打赢年陶顿战役后,其于西敏寺加冕,称为爱德华四世,并开创了短暂的约克王朝。而此时,年轻且出色的罗柏 · 史塔克,同样也在北境众臣的拥戴下,正式自立为王,统帅北境。虽然剧中的罗柏 · 史塔克怎么看都不像一个才十八岁的少年,而是一名二十奔三的青年,但是在凯岩城公爵,兰尼斯特家族族长,国王乔佛里 · 拜拉席恩的外祖父及支持者—泰温 · 兰尼斯特的眼里,罗柏 · 史塔克就是一个像真实历史中的爱德华 · 金雀花一样,年轻气盛,骄傲自满。
不管是在中世纪的欧洲还是我国古代,政治联姻都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自身权力所以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婚姻模式,我们熟悉的有文成公主松赞干部,也有昭君出塞。在《权力的游戏》中,更加是几乎每个女人的婚姻都被家族政治所左右。而 ” 血色婚礼 ” 的产生,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罗柏 · 史塔克没有选择 ” 政治婚礼 “,这导致了他的失败和惨死。爱德华虽然也跟罗卜一样因为娶了战争中的女子而被大臣内维尔不满,只是他不仅粉碎了内维尔反叛的阴谋,也成功的推翻了英王亨利六世。到这里大家才发现,原来真实历史居然比剧本圆满多了。
而最重要的 ” 血色婚礼 ” 取材则来源于 1440 年由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二世举办的 ” 黑色晚餐 “。当时的詹姆斯二世为了铲除黑色道格拉斯氏族的族长,邀请其参加晚宴却在晚宴结束后将其所带部众全部处死。另一个灵感来源 ” 格伦科大屠杀 ” 则是取材于 1692 年,麦克唐纳家族于格伦科小镇款待坎贝尔部落,酒足饭饱之后,是夜,坎贝尔部落却反客为主,将麦克唐纳家族屠杀殆尽。这与我国三国时期韩馥送粮与袁绍,却被其窥视粮草而被夺取腹地翼州颇为相似。而这些违背了 ” 待客法则 ” 或 ” 恩将仇报 ” 的小人,正被乔治 · R · R · 马丁搬进文艺作品,在千年之后依旧备受道德的指责和批判。
所以历史,如果你能灵活的运用,真是个非常有趣的东西,不然怎么说,文艺作品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却高于一切现实呢。
《权力的游戏》第六季预播在即,众多主角的命运再次牵引起万千观众忐忑不安的心。作为一部 ” 谁是主角就杀谁 ” 的剧,《权力的游戏》以其相对非主流的剧本走向以及演员独具魅力的表演而俘获万千观众的心。现在就让我们来还原其中另外一位主角,也是本人最喜欢的角色—小恶魔,提利昂 · 兰尼斯特。
说起小恶魔,如果是一位对《冰与火之歌》不了解的人来讲,他大概无法想象这部大型严肃史诗奇幻文学里面人气最大的不是帅气勇敢的琼恩 · 雪诺,不是善良正义的艾德 · 斯塔克,也不是美丽性感的小玫瑰玛利格 · 提利尔,而是被一个被维斯特洛大陆人民以邪恶,丑陋所戏虐为 ” 小恶魔 ” 外号的侏儒—提利昂 · 兰尼斯特。其饰演者彼特 · 丁拉基也凭借其在 HBO 大剧《权力的游戏》中精湛的演绎摘得第 67 界艾美奖最佳男配角的荣誉。
在《权力的游戏》里面,小恶魔虽然身为兰尼斯特家族的小儿子,却因为是一个长相丑陋的侏儒,并由于其母亲在生育他的时候难产而死,导致了除了他哥哥詹姆以外,其父亲泰温公爵和姐姐瑟曦皇后一直都不怎么待见他。其父亲把他当做一切可以牺牲的利用,比如命其接替首相之职,为控制北境而迎娶史塔克家族的大女儿。但是,虽然小恶魔长相丑陋,被维斯特洛大陆的居民以邪恶残忍所冠名,可实际上,他不仅拥有着异常睿智的大脑,比如在被俘虏于鹰巢城,在绝无脱身的可能下利用骑士之约为自己赢得自由;比如在史坦尼斯率领大军进攻君临城之际(黑水河之战),用其聪明才智力挽狂澜,生生扭转战局。
他曾对琼恩 · 雪诺说道:” 我的腿太短,头却太大,总算这脑袋对我还算合适,凭着它我很清楚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它就是我的武器。老哥有他的宝剑,劳勃国王有他的战锤,我则有我的脑袋瓜 ……
同时,他不同于自己父亲泰温公爵的冷酷无情,不同于自己姐姐瑟曦太后的毫无原则,他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这些一切一切与其相貌比起来,更加衬托了那些道貌岸然伪君子的虚假,使得整个角色开始变得高大伟岸,特别是在 ” 君临审判 ” 中面对自己亲身父亲和姐姐污蔑指责时候的咆哮,不管是小恶魔本身的魅力还是演员彼特 · 丁拉基出色的演绎,都彻底让三观君路转粉了。而我们之前说过,《权力的游戏》是以英格兰玫瑰战争为主要的角色参考,小恶魔的这种反差,其最主要的角色原型就是传闻中同样长相丑陋,性格残暴的英格兰约克王朝末代君王,金雀花王朝最后一位国王—理查三世。
在 ” 罗柏 · 史塔克 ” 前文中我们说道,剧中的史塔克家族和兰尼斯特对应就是玫瑰战争中的约克家族和兰开斯特家族,但是和剧中不同的是,在真实历史中,作为对应兰尼斯特家族小儿子—小恶魔原型理查三世,其反而是史塔克家族对应约克家族的小儿子。
前文提及,老约克公爵与其兄长在韦克菲尔德之役中战死之后,罗柏 · 史塔克的原型爱德华 · 金雀花便成为了新一任的约克家族族长,并顺利打败了兰开斯特家族登上英格兰国王之位,称爱德华四世。作为小儿子的理查 · 金雀花,则以其展示的忠诚和卓越才能获得了自己哥哥的重视,成为了爱德华四世最得力的左右手。在其治下的领地约克市内,理查 · 金雀花同样受百姓爱戴。
之后,他哥哥爱德华四世于 1483 年 4 月 9 日驾崩,理查 · 金雀花享有摄政权。此时英格兰国王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为爱德华四世的儿子爱德华五世和理查小王子。然而,因为爱德华四世的皇后及其家人干涉宫廷政治,大权在握的理查 · 金雀花便借名除掉了 ” 皇后党 “,又以爱德华四世和皇后为非法婚姻之由废除了因此成为私生子爱德华五世继承权,接着又用同样婚姻无效之由废除了理查小王子的继承权。由此,理查 · 金雀花就顺理成章的于 1483 年 7 月 6 日在西敏寺登基英格兰王位,称理查三世。
虽然以我们的观点,理查三世或许是用手段取得了王位,但是在其短短的两年在位期间(1485 年 8 月 22 日,理查三世与亨利‧都铎领导的兰开斯特家族战死于博斯沃思平原之战,宣告着约克家族在玫瑰战争中的失败),他却比许多的英格兰国王做的好很多,一系列明智的改革措施都为之后英格兰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这也是为什么《冰与火之歌》作者马丁承认理查三世是他非常喜欢的一位君王之一。
然而很多读者看到这里,会很疑惑,真实历史上的理查三世和小恶魔—提利昂 · 兰尼斯特相似点到底在哪呢?
其实这就关于真假历史改写了,原来作为约克王朝继承者—都铎王朝的史学家们,为了政治目的便极尽全力的丑化和抹黑理查三世,不仅关于理查三世残暴不仁之君是子虚乌有,就连他身体残疾、丑陋外貌也是杜撰的,真实历史上的理查三世早被现代考古学家证明是一个非常健全的人。他就犹如小恶魔在剧中所展现的两面,一面是外人眼中的侏儒小恶魔;一面是真实自我的提利昂 · 兰尼斯特。
最后,我们说一个题外点。莎士比亚有一部著名的戏剧《理查三世》,当然剧中的理查三世是一位都铎王朝史学家笔下外貌和真实历史结合的理查三世,小恶魔 – 提利昂 · 兰尼斯特的扮演者彼特 · 丁拉基同样是这部戏剧中理查三世的饰演者。这个曾是这位艾美奖获得者的愿望,我相信我们也会对于这个世界用内心去认知。
两年前,关于苏格兰的独立公投事件让大多数原本以为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区别只是英国治下两个类似行省或者洲的国人明白,其实他们原先是两个分别独立的国家,自然也拥有其独立的民族和文化。当然关于苏格兰和英格兰之间长达数百年的恩恩怨怨,这里就不再罗嗦了,毕竟我们主要讲的还是权游中的真实人物参照。作为《权力的游戏》里面权力最大的人之一,同样也是有人极其喜欢有人就极其讨厌的极端角色—凯岩城公爵,泰温 · 兰尼斯特,他的原型参考人物是和我们开头所说苏格兰、英格兰世代恩怨息息相关的人物,被喻为 ” 苏格兰之锤 ” 的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
说到泰温公爵,我相信这是一个不管《冰与火之歌》的读者,还是《权力的游戏》剧迷都会给出极端评价的一个人。喜欢的人自然是非常喜欢他那老谋深算和冷酷无情;而讨厌的人当然也脱离不了他这种随意牺牲自己子女的无情,阴险狡诈的性格,以及对小儿子提利昂 · 兰尼斯特偏见的态度。甚至为了打击自己这个长相丑陋的小儿子,设计让小恶魔最心爱的女人躺到了自己的床上。
当然,从 20 岁被任命为御前首相开始,这位少年得志的人物就已经在维斯特洛大陆展露头角,其聪明才智和令人称道的军事能力以及对权力的渴望,可以说正是《冰与火之歌》中故事的源头。他拥有天才般的政治才能,只要经他手的地盘,无一不治理的井然有序,使百姓爱戴;同样他阴险狡诈,冷酷无情,他拯救过国都君临城,同样带兵血洗过君临,甚至一手操纵了后劳勃 · 拜拉席恩时代的国王选举。只是这样一个在维斯特洛大陆呼风唤雨的人物最后却被满腔怒火的儿子小恶魔射杀在厕所里,才真正让人在觉得痛快之余,感到丝丝的惋惜吧。
真实历史上的爱德华一世,也正是一位 ” 泰温 · 兰尼斯特 ” 一样的人物。爱德华一世于 1272 年既位于英格兰国王,并在其努力下顺利的让英格兰成为了当时的欧洲大国,不管是从军事实力还是整体国力上而言,其治世之能和军事才能与《权力的游戏》中泰温公爵一般无二。在其在位的 35 年期间,除了令英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帝国以外,他还出兵征服了威尔士。对苏格兰独立势力进行了血腥镇压,虽然直至最后他都没有彻底征服苏格兰,但是其在位期间侵占了大片都苏格兰领地,也为之后的英伦三岛的联合统一做了最大的贡献。只是,有战争自然就有流血,在权力的扩张中,爱德华一世被人们称之为 ” 苏格兰之锤 ” 和 ” 残忍的爱德华 “,以表明他残酷冷血的性格。我们无意去评价这样的对错,因为社会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事情,仁君治下无帝国,既然说不清道不明,还不如任由历史进程去决断。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泰温公爵,有些人则对他及其讨厌的原因。泰温和爱德华一世同样有着天纵之才,也同样极度对权力渴望,拥有着残酷冷血的发达大脑。
在对比泰温公爵和爱德华一世的时候,除了性格以外,爱德华一世的父亲,既英王亨利三世,其并没有多少治世之能,甚至略为昏庸,这导致了当时的英格兰内战。最后是爱德华独自领兵打败了造反的贵族首领,才得以恢复英王实权。而泰温公爵的父亲,泰坨斯 · 兰尼斯特同样是一位昏庸且软弱无能的领主,甚至被手下的小领主们公开嘲笑和挑衅,最后也是长大后的泰温出手整顿西境(兰尼斯特家族领地),才重新恢复了兰尼斯特的威严。还有就是在《权力的游戏》里面,泰温可以说对他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非常的不满意,这个不满意的体现主要就是他子女的命运都完全由他们的父亲,既泰温公爵一手操纵,甚至触及到了他的孙子,可以说整个兰尼斯特家族都拽在他手里。同样的,爱德华二世也并没有他父亲爱德华一世这样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所以一直以来都被爱德华一世嫌弃。
有时候,人情是人情,而事实又是事实。对于西境来说,泰温公爵用他的冷酷无情让兰尼斯特成为了维斯特洛大陆上最有权势的家族,爱德华一世也同样用他的军事政治才能令其在位期间的英国成为了欧洲最强大的帝国。而故事是故事,历史又是历史,故事里我们可以去不喜欢泰温公爵的无情,而历史中我们却往往爱戴爱德华一世这样的君主。孰褒孰贬,当然各自观点,这里就不多说了。